来源:木头云 时间:2025-02-10
此前,瓦赫宁根大学、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开展的研究——“欧盟地区软木短缺与硬木可用性的初步分析”,通过对欧洲林业数据库(EUFID)的深度剖析,揭示了欧洲森林生物经济领域内显著的供需不平衡现象。
研究明确指出,在硬木供应过剩的背景下,欧盟正面临潜在的软木短缺危机。德国、挪威及捷克共和国等区域尤为突出,其软木供应短缺的问题已经对当地的锯木厂和生物能源工厂造成了严重影响。
德国作为欧洲重要的木材加工国,其加工能力虽然庞大,但软木资源的匮乏已经使得部分工厂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而捷克和挪威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锯木厂和生物能源部门的软木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加剧了供需矛盾。
针对欧盟软木短缺的现状,研究人员指出,有限的木材采购半径对木材供应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挪威等偏远地区,由于采伐模式固定且运输条件有限,导致大量生物能源产能无法得到满足。而在捷克等国家,针叶原木的供应量严重不足,使得锯木厂和生物能源部门均面临原材料短缺的困境。
为缓解这一危机,研究人员提出多项建议。诸如提议允许设施跨越国界进行木材采购,以扩大采购范围并缓解材料短缺的问题。或在德国等木材使用量较高的地区,通过扩大采购半径至国界或将显著提高锯木厂的利用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提议应制定更为高效的区域木材分销模式和更广泛的采购策略,充分利用铁路、河道等多元化运输方式以优化原木配送流程等。
值得注意的是,欧洲软木这一短缺现象不仅影响了欧洲内部的木材市场,也对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木材贸易产生了显著影响。从我国2024年的进口数据来看,软木在欧盟对中国木材出口总额中占据了超七成的重要份额。
然而,由于2024年进口自欧盟的软木进口量大幅下降43%至486万立方米,直接导致欧盟对中国的木材出口总额受到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的木材总量达647万立方米,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5%;贸易额也同比下降了28%至13.7亿美元。
与软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硬木在中国市场的进口量却呈现出增长态势。2024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的硬木达到了162万立方米,同比增长了18%。这一数据反映出中国木材市场在对软木需求因欧盟的短缺问题而受到影响,转而对欧盟的硬木需求有所增加。